[新华日报]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科技创新,改变生产生活与生态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1007

 

无锡透平叶片

 

 

苏大维格项目

 

 

南航设计的6兆风力机

 

 

科创江苏

 

510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276项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喜登榜端。这些凝聚着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智慧的获奖成果,成为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提升着百姓幸福生活指数。

 

据了解,此次获奖项目创新水平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07件,在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同时,为我省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获奖项目中,企业主持完成的有120项,其中一等奖中企业主持的有6项,为历年最高。同时,获奖项目聚焦民生热点问题,资源与环境、农业与林业、生命健康等领域的获奖项目共有99项,占比36%

 

构建“海底信息高速公路”

 

硬核海缆江苏造

 

单根无接头长度312公里,在海下8000米经受住高水压、强腐蚀环境的考验,实现了自主可控的“海底信息高速公路”……“高可靠海洋光纤光缆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此次荣获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总工陈伟介绍,“国家海洋战略的需求,自主安全可控的需要,以及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现状,使得江苏亨通走上了自主研发海缆的道路。”

 

要实现“海底信息高速公路”自主可控,必须解决海缆“三高一长”(高可靠、高强度、高速率、大长度)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此,江苏亨通联合东南大学、苏州大学,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终于实现了高可靠海洋光纤光缆的国产化,他们制造的海缆单根无接头长度312公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亨通海缆成套产品和技术已经应用于琼州海峡、里海石油、科摩罗群岛等多项国内外重要海洋通信工程,还承接了4亿美元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PEACE工程,改变了国际海缆通信的格局。

 

开发拉曼生化芯片

 

有望识别癌细胞

 

南京大学王振林教授团队的“金属微纳结构材料的精确制备、光学新效应及应用基础”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在人工金属微结构光物理及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比于依赖昂贵专业设备的微加工方法,我们的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纳米尺度的精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金属微纳结构的加工效率。”项目组成员介绍说,该项目还实现了高灵敏、高可信度、重复性好的拉曼检测原理性芯片的设计与开发,为痕量检测提供了新技术。“拉曼生化芯片对分子特征的检测非常快速高效,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医疗环保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前景,比如识别牛奶中有多少含量的三聚氰胺,我们不需要进行液体提纯,可以直接通过芯片检测。此外,还有望对癌细胞进行检测和识别。”

 

大型风力机设计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此次获得一等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同光教授团队“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突破了大型风力机生产的关键瓶颈。

 

大规模风能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途径和重要手段,风力机大型化是风能利用的必然趋势。但国内风力机企业引入的国外技术,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风电机组运行效率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寿命短,遇到强台风,大型风力机甚至会倒掉受损。

 

王同光介绍,“针对大型风力机的特点,团队开发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计算方法和精确模型、整机动力学高精度耦合分析和多学科一体化设计平台,不仅打破了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产品亦成功打入欧美市场。”该成果已在金风科技、中复连众等风电领军企业应用,优化效率提高了6倍以上,新增销售额82.66亿元。

 

微纳结构功能化

 

实现绿色制造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面向柔性光电子的微纳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相关成果,获得一等奖。

 

“高精度、3D结构与高效率加工之间存在矛盾,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步子优,这是很难突破的技术难点。”项目参与人周小红介绍说,经过艰难攻坚,公司技术人员攻克了大面积柔性衬底上微纳工艺可控化技术瓶颈,研发了高端微纳柔性制造工艺装备,推进产业应用。

 

目前,该项目基于微纳制造平台,研发并实现了纳米光变色与3D成像材料、超薄导光材料和大尺寸透明柔性电容触控屏的产业化;同时还实现了微纳直写设备在国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用,激光3D光场打印技术在我国汽车号牌智能化签注系统中应用。

 

“两机”叶片

 

全球范围内成本最低

 

无锡透平叶片与华科大共同研发的“两机叶片高效智能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也获得一等奖。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简称“两机”)代表了世界工业顶尖发展水平,叶片是“两机”高端动力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被誉为“动力之芯”。

 

“‘两机’叶片具有型面复杂、材料难加工、结构弱刚性等特点,铣削加工效率低、极易变形、精度难以保证,拋磨加工采用人工作业,表面一致性差,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项目参与者王金吕说,该项目研究突破了“两机”叶片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技术瓶颈,为将无锡叶片打造成为全球范围内“质量最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动力部件制造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针小小疫苗

 

改变养猪业死淘率

 

一针小小疫苗,改变了国内养猪业的死淘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姜平教授课题组的“猪圆环病毒病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的创建与应用”获一等奖。

 

“猪圆环病毒病也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全球性疾病,亚临床感染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细菌继发感染增多,猪瘟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失败,而且还会加剧蓝耳病毒基因的突变。”姜平说,课题组通过十多年系统研究,创制成功我国第一个PCV2灭活疫苗、抗原和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姜平说,他们的疫苗目前在全国推广使用3.12亿头份,直接销售额达9.49亿元左右,新增经济效益245.6亿元,实现了我国对该病的有效防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变废为宝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

 

“我们攻克了气化多联产规模化生产的工艺瓶颈,在设备研发、可燃气净化与环保燃烧、产品高附加值利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周建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获得一等奖。

 

变废为宝,是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这项技术已经超越了欧美、日本现有的技术,能够发电,生产热水、炭基肥、木醋活性肥等多种产品,使农林废弃物吃干榨尽,颠覆了直接燃烧发电、单一产出的模式。”周建斌说。

 

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建成了30多项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据专家测算,如添加10%-30%的生物质炭,可直接减少肥料用量10%-30%。按照我国每年传统肥料施用量约6000万吨计算,即可每年减少传统肥料施用量1200万吨。

 

求解男性不育及出生缺陷

 

“遗传病根”

 

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如何干预不孕不育及出生缺陷难题?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志斌教授领衔的“遗传信息稳定传递障碍与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研究成果喜获一等奖。

 

“生殖健康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关键是不孕不育诊治和出生缺陷预防,而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则是其核心问题。”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之一郭雪江教授介绍,项目组主持开展了中国首个大样本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基因组学研究,新发现7个基因导致稳定传递障碍的遗传学机制,首次建立了中国无精子症的分子遗传图谱。在出生缺陷方面,开展了首个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基因组学系统筛选,揭示了中国人群先心病易感基因与欧美人群存在种族差异。

 

“探讨遗传信息稳定传递障碍导致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的关键机制,实现早期筛查和精准预防,是我国生殖健康的重大需求,这也就是我们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所在。”团队专家表示。

 

击退天敌

 

绿豆培育新技术领先世界

 

因为击退了世界性第一仓储害虫——豆象,首先在世界上选育出抗豆象绿豆品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的研究成果“绿豆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获得一等奖。

 

“豆象虫害严重时,造成的产量损失能达40%-60%。”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陈新告诉记者,项目组进行了长达10年的技术攻关,培育出的绿豆品种即使夏天也不会生虫。而这些新品种除了抗虫,还解决了机械化生产问题。

 

对于小作物获大奖,陈新感到非常自豪,“我们构建了具有32类农艺性状的全国最大绿豆核心种质库,避免了绿豆像大豆一样成为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豆类植物。”据了解,新品种陆续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示范推广,种植面积已达 1827.5 万亩,增收21.23 亿元。此外,小小绿豆已走出国门,在东南亚、中亚等国得到应用推广。

 

精准调控混凝土开裂

 

保障重大民生工程

 

“大到国家重点工程比如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小到老百姓关心的屋顶漏水,都用到了我们的技术。”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与混凝土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终于找到了对付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其领衔的“现代混凝土早期变形与收缩裂缝控制”项目,获得一等奖。

 

混凝土开裂一直是个大难题,一开裂,随之而来的就是漏水,但工程界长期以来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刘加平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对混凝土开裂进行“精准治疗”三步走。

 

据介绍,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3项,理论成果与方法被荷兰代尔夫特等20余家知名大学和机构采用。产业化方面,已建成9条规模化生产线,应用于兰新铁路、台山核电、向家坝水电、港珠澳沉管等10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并出口海外,三年销售收入21.12亿元,利税5.60亿元。

 

干细胞复合胶原支架

 

让子宫“再生”

 

在不孕症当中,子宫性不孕一直是大难题。此次获得一等奖的“干细胞复合胶原支架引导子宫内膜重建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便是在这一领域获得的重大突破。

 

“解决子宫不孕的关键,是如何使子宫内膜实现功能性修复或再生。”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胡娅莉介绍,团队找到一种方法,实现了受损子宫内膜的功能性修复和再生。

 

团队开展的子宫内膜再生临床试验终于开始结出果实,“很幸运,首批接受临床试验的11例病人,7人顺利怀孕。”患者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喜极而泣,团队也受到极大鼓舞。“我们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临床问题需要解决。”胡娅莉说。

 

肝癌多模态诊疗

 

实现“精准诊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工业大学合作项目“肝癌多模态诊疗”为我国肝癌“精准诊治”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我国肝癌防控事业的进步,获得一等奖。

 

据项目负责人张业伟教授介绍,项目组经过多年攻坚克难,验证了肝癌细胞IGF-1R蛋白可以作为“精准诊治”肝癌靶基因蛋白,揭示了肝癌细胞对放化疗及生物治疗均不敏感的内在机制。

 

该项目成果已获得重大应用突破,特别是用于早期肝癌病例的筛选,提高了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此外,根据项目成果开发出的人工智能光敏剂实现了可视化精准诊治肝癌,可提高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