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报]看!青春学子高光时刻 听!九旬教授感人故事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10-16浏览次数:591

    颜值与才华并存的校园“金话筒”、揽获亚洲各类编程大奖的牛人团队、多次倾其所有用来助学的九旬教授……日前,南京高校里的动人故事有点多。他们中,有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的“青春榜样”,有倾其所有捐资助学,躬身践履孜孜从业的鲐背老人。 通讯员 方彦蘅 田天 本报记者 耿春晓


    两位“90后”老教授感动南医


    日前,“感动南医”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两位九旬老教授的故事温暖而感人。

    今年95岁高龄的马凤楼是南医大的一位离休教授,1946年在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求学的她是一名地下党员。1948年,马凤楼成立南医大的第一个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49年镇江解放前夕,马凤楼联合进步师生发起护校运动,将学校完整交到党和人民的手中。

    马老离休后,仍然长期关心学校、学院和学科发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马凤楼第一时间向学校党委上交了1万元“抗震救灾特殊党费”;1999年10月,她与老伴戴汉民捐出几乎全部的积蓄10万元,设立“马凤楼戴汉民奖学金”;2014年,马凤楼、戴汉民二老给学院领导写信倡导设立“公卫人励学基金”,马凤楼带头向基金捐出40万元。

    每晚8点半睡觉、次日凌晨4点半起床,每周三次锻炼;每天研读最新杂志文献; 每月还不定期地前往南京的3个康复中心查房、给学生讲座……这是90岁高龄的周士枋教授的日常行程。

    周士枋是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科室被安置在门诊边搭建的茅草房中,一根肋木,一个体操棒,几个医疗球,运动医学科就这样简单起步了。没有患者,他主动去病房、工厂找;没有学生,他提议在医学院成立康复教研室,开设运动医学必修课,使南医大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康复专业的医科大学。不惑之年,他编写的中国第一部康复医学教科书一直沿用至今,被康复专业的学生们称为“人手必备的绿色宝典”。

    “技术上说我是老了,但专业上不落后。”今年年初,周教授观看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电视栏目,发现有一期内容对于科室、学校建设很有指导意义,他第一时间将资讯分享到科室、学院组织学习,赤诚无私之心令人动容。

    南林15位青春榜样金句频出


    日前,2019南京林业大学“十佳大学生”风采展示与评选表彰活动在体育馆拉开帷幕,15位南林的“榜样”展示青春风采。

    “你才20多岁,当什么肥宅!”现场,来自家居院的王晓婧在演讲中金句频出。酷爱艺术和公益的她,做过广播主持,也去四川凉山支过教,在专业的学习上她也没有放松,2018-2019学年平均绩点达4.0,多次获得大型设计比赛奖项。

    当问到如何规划时间,王晓婧说,“哪怕少睡一会,也要把想做的事做完。”记者了解到,不是科班出身的她,为了学好主持,每天早起练声,对着镜子一遍遍纠正仪态问题; 为了有更好的体力去支教,曾经一个月里,每天坚持跑4000米;为了抓住一次来之不易的主持机会,刚刚结束了大创项目的她,拖着熬了两个通宵的身体毅然接下了工作。“机会不仅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懂得张口说‘要’的人。”最终,王晓婧获得了“十佳大学生”提名奖。

    同样获得提名奖的南林大ACM团队的李明止则是一个“疯狂男孩”。“最疯狂的时候,我们在一天之内连续打了4场,持续17小时训练。”他告诉记者,2016  年,团队成员郭恒康和吉嘉铭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斩获南林历史上第一枚银奖。2018  年,李明止加入后,这个“三剑客”组合又拿下了三次国家编程大赛亚洲级别银奖。

    在学习之余,为了帮助周围同学更好地学习算法编程,团队花了三个月搭建了属于南林的NJFU   Online   Judge  在线评测平台。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可自动为使用者提供编程模拟演练,并提供批改与指导,用户已发展至现在的1000多人,甚至被推广到校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