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主题教育进行时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奏好党课“交响乐”,弘扬爱国主旋律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12-08浏览次数:523

“老师,我还可以报名吗?”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举办了“信仰的力量”党校启蒙班,迅速成为2019级新生口耳相传的“网红课”。怎样让党课“活起来”,使其有“干货”“真货”“硬货”,从而产生“磁铁效应”,康达学院用“听、讲、悟、践”的方式,通过启蒙教育、活力课堂、情境教育、志愿服务等方式,奏好党课“交响乐”,弘扬爱国主旋律。

启蒙教育“奏鸣曲”,播撒爱国种子

“我们要不断认识、反思历史,又超越历史。设立公祭日,不仅仅是让民众知道有南京大屠杀这件事,不是简单的民族主义宣传,是为了铭记历史,而不是为了复仇。正确的历史观是培育公民健康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学者,我们要研究公祭日设立对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养成的作用和机制。”人文与管理学系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幸存者口述史分会会长孟国祥教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讲述着。“我们需要以国际化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和灾难,成为宠辱不惊、充满智慧的合格的国家公民。”

党校启蒙班现场,一座难求,很多同学只能坐在过道上。“我对那段历史十分好奇,正视历史才能直面未来。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很少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我们都希望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那一颗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药学专业吕相阳同学说。除了“大咖”授课,启蒙班还安排了观看《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红海行动》等影片。


活力课堂“变奏曲”,培育爱国情怀

“新时代也要用新方式上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党课一定要讲出新意、诗意、情意。”党委书记张鸿来说。康达学院的党课由最初的“简单漫灌”逐渐转变为“视听体验”,通过可视化的呈现、代表性的案例、动态化的比赛等形式让党课“活”起来。

党旗下,师长们分享自己的初心故事。“说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我的入党介绍人是我大学的学弟,他的名字叫孙进宝,如今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教师党支部书记陶卫冬说。“我的入党引路人是我的爷爷,小时候他经常抱着我在大树下乘凉,给我讲解放军的故事。工作中他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严谨的态度让我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可贵品质。”护理专业杜雨薇笑着说。

一个个故事就这样悄悄走进大家心中,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个人。除此之外,康达学院还以小组PK的方式,举行“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没有想到效果这么好,学生们集体荣誉感很强,对知识掌握也很牢固。”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胡亮说。“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大家在一起准备比赛,一起复习、一起商讨战略,比坐下来考试好多了!”


情景教育“小步舞曲”,筑牢理想信念

在连云港这片壮阔的土地上,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院长张前德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材。每一个鲜活的故事就是一本教科书。要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让师生从中汲取温暖人心的力量。”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康达学院先后赴革命纪念馆、邓小平主题公园、开山岛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今后,这也将成为康达学院特色“红色线路”,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正式党员的“必走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一件件老物件摆在学生眼前,一个个场景串联成线,这种可触摸的实景教育直击心灵。为了更好地传递“红色精神”,学院还开展了“人人都是宣讲员”活动,学生们给团员、群众讲一讲参观体悟,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一个人可以种下一棵树,一群人就可以种下一片林。


志愿服务“回旋曲”,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句话耳熟能详,但究竟如何去践行?康达学院学子用行动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我们小组利用晚自习时间把常用教室的黑板都擦了一遍。”两栋楼,80余间教室,16名同学坚持了三个月;走遍江苏省各大县市、连云港大街小巷,为老百姓送医疗、送温暖,累计服务时长达1000余小时,预备党员、临床专业谢继超同学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还有毕业生党员卢长艳、李宜霖等见义勇为,遇到伤患时挺身而出……一代代康达人手持“红色基因”接力棒,用行动去接力、去传承、去发扬。

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这是康达学院的“答卷”。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责任编辑:房扬 程匡迪 赵越 朱贺 唐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