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前线速递|元宵节全家11位医务人员在抗“疫”一线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2-19浏览次数:479

      2月8日,元宵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无锡,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却没有时间来享受这份团圆。在这个大家庭里,13名医务人员,12名党员,11人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有的在武汉前线,有的留守无锡,虽然这个元宵节相隔千里、各自忙碌,但他们说:“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浦浙宁和李心意家庭合影(资料图)

  89年出生的浦浙宁是南医大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一名医生。1月25日,大年初一,他随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支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浦浙宁 (资料图)

  元宵之夜,当荔枝新闻记者联系上浦浙宁的时候,他刚刚下班,晚饭还没顾得上吃。“要不是早上驻地的后勤部门为我们送来汤圆,我都没意识到今天是元宵节,特别感动”,浦浙宁笑着说。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浦浙宁主要负责院感防护和物资保障等一系列工作。虽然不直接参与临床救治,但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这些工作同样重要,不能出一丝差错。

  刚来这里的时候,浦浙宁发现,当地医院很多呼吸科病区都是由普通病区临时改设的,病区没有设置规范的三区,医护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江苏援武汉医疗队有200多名队员要进出医院,确保打胜仗,零感染是我们的目标。”团队立刻和当地医院院感人员一起设计方案,反复研究确定病区的隔断位置,同时临时将医院的体检中心改造为医疗队的更衣室,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院感防控。

  为了做好物资保障,每天将医疗、急救等物资及时发放到每个病区队员的手上,十五天来,小浦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他告诉记者,抵达武汉以来,江苏省市相关部门、各个医疗队所在医院都在不断向前线提供必需的物资。江苏一些校友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武汉当地的志愿者也都在通过各种渠道为前线提供帮助。“前一天就有企业通过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向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捐赠了30台呼吸机。我们马上就把这批呼吸机分配到了各个临床科室,对于抢救病人,降低病死率提供了巨大帮助。每一次看到这些爱心物资的到来,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小浦说。

  令人高兴的是,在队员们的齐心努力下,目前浦浙宁所在的无锡医疗队已帮助医院治愈了30多名患者。就在小浦在前线奋战的时候,他的妻子李心意从除夕开始也一直在抗“疫”一线。李心意是无锡市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当地的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点忙碌着,还要向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元宵节晚上九点半,当记者联系上她的时候,她还没有结束当天的工作,“今夜估计要通宵了”。

  李心意介绍,她和浦浙宁的大家庭中共有13名医务人员,除了曾经是医生和护士的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之外,其他人现在都在战“疫”一线。

  浦浙宁的父亲是无锡市鹅湖镇卫生院的一名口腔科医生。虽然现在口腔科已经停诊了,但是老人仍坚持在镇卫生院参加战“疫”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帮助卫生院为社区居民测体温、进行居家隔离宣传,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浦爸爸说,“疫情不退,我们也坚决不退!”

  李心意的父亲在无锡市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这个春节以来,他一直负责辖区内武汉来无锡人员集中隔离点的物资、生活用品和餐饮等后勤保障。这一忙起来,就是半个多月未曾休息。

  李心意的母亲和表姐都在无锡市疾控中心供职。李妈妈虽然即将退休,也第一时间加入到了物资保障组,为疫情防控忙碌着。表姐则是从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样本的检测工作。

  李心意的叔叔在无锡市120急救中心,由于要负责所有物资、防护用品的后勤保障,最近几天每晚都是忙到凌晨才能回家,更别提过节了。婶婶和表姐夫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婶婶是院里的护士,从事隔离区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每天要为隔离区医护人员测量体温,观察医护人员的身体情况;表姐夫则从事超声检查工作。

  此外,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工作的表妹和表妹夫,目前也都在发热门诊的药房里发药。

  在这个大家庭里,11名医务工作者中有医生、护士、药师、疾控人、检验人员、社区医务工作者、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早已深深注入到这个家庭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尽管大家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方,却同在抗“疫”一线,心始终紧紧连在一起,共同守望医者誓言,共同履行医者使命。

浦浙宁和爱人李心意

  浦浙宁说,虽然不能团聚,但一有时间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相互鼓励、打气已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日常。看到一大家子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战“疫”,李心意的爷爷奶奶、两位80多岁的老人说:“要不是年纪大了,我们也要报名上一线。”

浦浙宁和李心意家庭合影(资料图)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赵夏楠 刘康亮 编辑/张泉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