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五四·青春特辑丨南京医科大学:以榜样的力量铸就青春底色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5-04浏览次数:1077

“青春、使命、责任、担当”,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这些熟悉的词语赋予了更为生动的意义,而走过百年的“五四”也承载了青年人更多的感悟。2020年5月4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师生座谈会,10位在不同领域参加抗疫攻坚的师生代表来到团员青年中讲述抗疫故事。他们之中有援鄂医疗队成员、有火线支援省疾控师生、有基层党团干部,还有坚守在社区抗疫工作中的学生志愿者。学校以“五四”为重要契机开展主题思政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好青年战“疫”故事,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增强青年必胜意志,切实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作用。


自1月24日南京医科大学首批医护员工驰援湖北以来,学校共计近600名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援鄂,占江苏援鄂总人数近三分之一,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在疫情最严峻的武汉一院、金银潭医院等地坚持奋战,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南医大团员青年师生还奔赴党旗所指,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支援湖北前线、江苏防控一线、筑牢全民防线、严守校园底线的“四线作战”中,书写着新时代南医青年的责任担当,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与感人事迹。

一线医护讲述战“疫”故事

火线护士、战地主播,江苏“最美青年医务工作者”金曼丽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一名护士。2月13日凌晨,在武汉疫情到达最顶峰时期,她接到医院通知赴鄂。工作期间,由于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并且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不允许家属护工陪护,所有基础护理工作均需要由她亲自完成。有一次,她为一位无创通气患者擦拭完大小便后,老爷爷用颤抖的手,不顾反对地取下无创通气面罩,对她说:“姑娘,你们辛苦了!”由于进舱需佩戴多层口罩及护目镜,她出现过面部压疮、破损,但仍毫无怨言,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除了积极参加医疗救援工作,作为医疗队临时团支部书记,金曼丽还承担了前线后方的诸多组织、宣传等工作,编辑稿件、做战地主播、组织团队活动、制作视频、做志愿者……她经常忙到凌晨才休息。

金曼丽说:“在武汉的60天,我没有机会去黄鹤楼、户部街,有点遗憾,但我见到了我觉得最美的风景,那就是患者治愈出院后脸上洋溢的笑容。”她说,“从2月28日第一批患者治愈出院,到4月8日和武汉人民共同见证武汉解封,最终迎来武汉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全部清零,我们完成了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第十五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文森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处。他是江苏省第五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被国家卫健委抽调独自一人驻扎在武汉汉口医院,坚守62天。说起抗击灾疫,陈文森是“老运动员”了,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他作为江苏首批专家踏上了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塞拉利昂,出发前小孩还不满周岁。这次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向医院党委和国家卫健委第一时间请战:“我是党员,有过作战经验,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驻守汉口期间,长达两个多月没有人交流,除了工作就是驻地,经常整夜地失眠,但他说:“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生活在英雄的国度。我有幸作为江苏医疗队的一分子,为曾经在这片热土战斗过而深感荣幸!为曾经在这里服务过而倍感自豪!”

江苏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成员贾凌是本次疫情江苏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驻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疗组组长,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53天的艰苦战斗,他和他的队友们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谈起在武汉的经历,令他感悟最深的是疫情初期当地的医疗和生活物资匮乏,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非常之大。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由于国家启动了应急预案,在随后1周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抗疫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湖北,为局势的扭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到南京后,他最爱和人说起的一句话是“我们应该为身为中国人而发自内心地感到安心和骄傲!”


青年师生传递信仰的力量

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队负责人彭志行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教师,副教授,学校团委挂职副书记。他介绍说,疫情发展的高潮阶段,工作队成员一直奋战在省疾控中心,连续工作90多天。团队撰写指导全省疫情防控报告68期,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领导主持的专家疫情研判会议32次,完成实验室样本分装、核酸提取、PCR检测、结果分析3077份、出具检测报告197份,接听将近8千个咨询电话,最多时每天达到200多个……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郭蔚是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也是今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获得者。作为一名90后的医学生党员,她深切意识到,一批批援鄂凯旋的英雄正是青年医学生最好的榜样,他们向青年学生诠释了什么是带着医者救死扶伤的初心,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用脚步丈量生死时速,用医术挽救鲜活生命,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急诊与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翰目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实习。年初,疫情逐渐严重,恰逢农历新年,医院抗疫压力极大,为缓解科室临床压力,他主动响应号召,大年初六(1月30日)便早早返回学校,由于重症科几乎整建制奔赴武汉战场,王翰承担了比以往多几倍的工作任务,坚守科室的68天里,几乎是和患者睡在一起。他说:“选择重症医学作为自己以后的专业,是我很骄傲的一件事情,选择肩负青年责任使命在疫情期间坚守ICU病房68天,更是我一辈子值得珍藏的回忆和财富。”


以榜样的力量铸就青春底色

参加座谈会的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说:“自1月24日我校首批医护员工驰援湖北以来,学校共计近600名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援鄂,占江苏援鄂总人数近三分之一,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在疫情最严峻的武汉一院、金银潭医院等地坚持奋战,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作出重要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不怕牺牲,勇担重任,科学防疫,矢志为民,在支援湖北前线、江苏防控一线、筑牢全民防线、严守校园底线的‘四线作战’中,书写着新时代南医青年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精神,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和各级团组织的坚定信仰、奋斗姿态和担当精神。”王长青勉励大家将学习抗疫先进事迹受到的触动转化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以榜样的力量铸就青春底色,高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旗帜,让青春的绚丽之花为祖国和人民绽放!(摄影 何敦)

来源:中国江苏网 新江苏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邱雪莲 宋德生 唐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