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报]在“变”与“不变”间砥砺前行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4-21浏览次数:579

■本报记者任素梅通讯员 蔡心轶

“母校真牛!”“我为我校感到骄傲!”3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喜报!南医大,再获第一等次》获师生及网友点赞。当天,江苏省2020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召开,通报全省2020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表彰先进单位、地区和高校。南医大继2019年后,再次获得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2020年,南医大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医学教育初心,深刻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于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校府合作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心战疫——

负重前行的“南医群像”

“去年的今天,是黄石市确诊住院病人清零的日子,选择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续写‘苏黄合作’后半篇文章,意义重大。”3月27日,南医大副校长、原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副总指挥、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领队鲁翔在苏黄两地校院合作暨学术论坛上激动地说道。当天,南医大黄石临床医学院正式成立,该医学院将成为江苏和黄石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0年大年初一,江苏医疗队驰援湖北的列车开动,车上载着13名南医人。随后,一批批援鄂南医人陆续出发,17名、29名、37名、145名、310名……600余名,南医大成为全国派出援鄂人数最多的医学院校之一。2个多月,一个又一个普通南医人默默演绎英雄角色,从武汉到江苏,从校园到社会,从国内到海外,无数南医人在第一时间站到战疫最前线。

20多部抗疫指南、临床标准、科普著作,40余份政策建议,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在国内率先关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并鉴定出传染期,研制出国内首个智慧核酸检测车与移动PCR方舱实验室,支援北京、辽宁、新疆,向委内瑞拉、埃及等近10国传授抗疫经验……南医大成为点亮战胜疫情希望之光的重要力量。

2020年,逆行征战的南医人不畏艰难,不断攀越。全校师生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学校组织“五线”作战——驰援抗疫前线,坚守江苏一线,筑牢全民防线,严守校园底线,夯实科技抗疫战线,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疫情先进个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学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之名医、中国医师奖、江苏特聘教授、省杰青、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份份沉甸甸的榜单上,都有南医人的姓名。

同守初心——

培养“有灵魂”的医学人

“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只有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才能有化蝶起舞的一天。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南医大2018级博士研究生倪杰的人生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1月11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10名大学生被评为2020年“最美大学生”,倪杰入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博士生、医生,倪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与南医大各附属医院派出的600余名医务人员和专家一起,从2020年2月13日至3月31日,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学生誓言,用责任担当彰显青春力量。

优秀不止于此。2020年,南医大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荣誉表彰28项,还有学生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领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校健全医教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提升医学人才胜任能力,全过程培养‘仁心仁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医大校长沈洪兵表示。

识变应变,南医大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着力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2020年,该校医学类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12年位居省属院校理科前2位,新增放射医学、智能医学工程2个专业;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天元班、国重班、恒瑞班,新医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速形成;研究生招生规模创历史新高,新增研究生导师375人,新增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团队各1个,在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首次综合评价中获A类等次。

同担大任—— “C位”出镜率越来越高

“虽然我的家乡不是中高风险区,但在得知国家倡导就地过年后,加上科研工作繁重,我决定留在南京过年。”疫情期间,南医大2018级博士周帅选择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更多的南医人做出同样选择,1200多名研究生自愿坚守临床一线,用自己的方式,让社会、国家变得更美好。


永不停歇是科研人的常态。南医大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持续推进人文社科振兴计划,稳步推进论文成果评价改革,在顶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学校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再传喜讯,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省部共建国家级科研平台,健康江苏研究院获CTTI来源智库“年度优秀成果”,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实验动物中心高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火热,成立两家新型研发机构,一批南医大谱系的产业学院、转化中心诞生。


2020年,南医大“临床提升一揽子计划”接连落地,校院融合迈出更多实质性步伐。附属医院进一步扩大,数量增至29家;新建附属无锡、附属南京疾控中心;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同步增加;各直属附属医院加快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建设,第四附属医院京新院区启用……南医大“C位”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


2020年对于南医大来说,是拼搏奋进的一年。学校与国家发展战略同步,在脱贫攻坚、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大放异彩,脱贫攻坚项目连续第二年入选全国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全面融入江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建无锡医学中心、姑苏学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织密服务全省人民健康的医疗防护网。“今后,我校将不断加大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把医学论文转化为‘健康江苏’建设的生动实践。”该校党委书记王长青表示。

来源: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2104/21/c82398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