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十年发展纪实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5-26浏览次数:799

      5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迎来她十周岁生日。虽是一所新生的独立学院,康达学院却以优质的生源、独具特色的专业设置、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四张王牌”走在了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前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十年只是事业的开始。 从当初依托南京医科大学创办起来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到今天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从创办之初的尝试探索,到今天学院设置的13个专业(方向)中有9个是与母体学校不同的新专业(方向);康达学院就是这样一所不仅在行政上独立,也在办学发展上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学院。
  康达学院秉承南京医科大学 “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始终坚持“医学与人文沟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把传授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致力于培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医学人才, 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优质生源:理念引来凤凰栖


  2008年7月底,百度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江苏文科考生,我投档分323,历史A地理B,想进入康达学院护英专业,我的英语分为82分,请问有希望吗??谢谢!”回帖的热心人很多,但大家都觉得成绩不乐观。
  据了解,08年江苏省本一的省控线是330分,可这位同学还是很遗憾地与康达失之交臂,因为去年康达学院再创招生记录,其最低录取分是339分,比本一省控线还多出了9分。一位常年参与招生的江苏省招生办负责人回忆,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上,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总是成为学生和家长追逐的焦点,虽然学院每年的最低录取线接近甚至超过省本二批次省控线,但仍挡不住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的涌入。
  即使填报志愿时出现“康达热”现象,康达学院的在校生总数却始终保持在3000人左右。面对大量的优秀生源,学院为什么不像其它独立学院一样扩大招生规模呢?康达学院院长徐济达告诉记者:“报考的学生虽多,但我们源于对医学教育精品性和特殊性的考虑,始终坚持稳定招生规模。学院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为本,质量立院'是康达人所公认的办学宗旨”。自2003年以来,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控制在500—600人之间。每年在确定当年招生人数前,康达学院都要综合师资力量、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各项指标,以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就像一位家长说的那样,作为省内热门的独立学院,康达学院能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一个较为适度的办学规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他们放心。
  那么,作为一所以医为主的独立学院,康达学院 还有什么‘法宝'吸引这么多的优秀学子报考呢?当然是学院全新的办学理念!康达学院在成立初期,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和民办教育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办学理念:以努力实现“学生有完善的个性,学院有明显的特色”为目标,学院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市场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成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还要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接受全面熏陶。这样一些创新型的的办学理念是康达学院办学思想的结晶,一直引领着康达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办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特色专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康达学院吸引“凤凰”的“生命线”,那么大量特色专业的开设,便打造着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悲烈场面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急救人员和具有灾难医学知识的医务人员一下子走入公众的视线,成为前线挽救受灾人民生命的福音。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急救和灾难医学研究的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一镗教授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共同主编了《灾难医学》一书,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临床经验推动全社会对灾难医学的研究以及对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视。
  用“雪泥鸿爪”,“踏雪飞鸿”来形容王一镗教授是最贴切不过了。2001年,已是耄耋之年的王一镗教授来到了康达学院,一心扑在医学教育事业上的他,凭着对医学的敏锐和热爱,在国内首创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本科专业。这一专业的开设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为国内的急救医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生力军,自 2002 年该专业招生以来,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在进行急诊医学教育的同时,康达学院还积极为国内的急诊医学事业做贡献。在王一镗教授的带领下,学院先后出版了《王一镗急诊医学》、《心肺脑复苏》、《外科危重病学》等急诊医学专著和教材,并成功申报建立了首批国家医疗救护员培训基地,填补了国内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空白。
  在康达学院现有的13个专业(方向)中,有9个与母体学校不同的新专业(方向),避免了独立学院翻版母体学校专业的发展怪圈。自创院之初,康达学院就在“依托母体、相对独立、注重内涵、形成特色”的总思路指导下,一方面依托南京医科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办学,另一方面注意与母体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形成错位发展,借助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在专业建设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此外,学院重视专业的合理布局和社会需求,在开设的九个新专业(方向)中,以临床医学为主干,辐射延伸形成三个专业方向——全科医学、急诊医学和整形与美容医学,这三个专业方向均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变化而设置的。中国加入 WTO 以后,对涉外护理人才需求增大,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学院专门设置了护理学(英语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针对市场需求,设置了医疗保险、健康教育与媒体传播、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四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里,许多为国内或江苏省内首创。

 


                        科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2008年12月24日,国际毒理学杂志Toxicology(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poptosis induction of oroxylin A in human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 line in vitro and in vivo》(千层纸素对于人体内宫颈癌细胞诱导凋亡的体外和体内作用机制的研究)的论文。可能很少会有人想得到,这篇 SCI 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华楠,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的大学五年级学生。
  其实,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里,像李华楠这样专业结合兴趣,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的学子还有很多。从学院毕业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的学生至今也不下百名。“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加上“严格的教学管理”,成为康达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一张王牌”。
  办学十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康达学院始终将学科体系、社会要求和学生特点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始终注意新专业开设前的社会调研及论证和开设后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通过组织课程优化讨论会等方式,听取用人单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和毕业生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落实、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上,积极建设新专业实验室,除共享南京医科大学全部优质教学资源外,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建设南京江宁医院为其附属医院,发展南京市医保结算中心、江苏教育电视台等一大批单位为学院各专业实习或见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去年毕业的曲晨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经受实践考验的康达人。去年5月15日,正在江苏省疾控中心实习的康达学院健康教育与媒体传播专业大四学生曲晨主动请缨并被选中,随同江苏省医疗救援队,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在24天的抗震救灾日子里,作为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中唯一的一名在校生,曲晨接受并完成了实践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一致好评。
  办学十年,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康达学院常抓不懈的一个重点。在严格执行学校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康达学院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成才”的办学理念,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细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学生特点的管理条例。为了鼓励学生对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学院制订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奖励条例;为了便于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与学、学院与学生家长、学院与实习单位等)纳入教学程序;为了保证青年教师授课质量,实行青年教师试讲和听课制度;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制定了实习生信息反馈制度、实习生导师制……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康达学院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早在康达学院创办之初,学院主要领导就意识到培养“专业知识硬,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的重要性,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明的精华和南医70多年历史积淀结合起来,着力塑造康达特色的校园文化。
  要想使学生有全面的发展,就要以先进文化促进学校教育。康达学院在继承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学院开辟出一定的人文类课程,聘请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前来讲授,在这里,这些未来医学界的学子们畅游在《中国戏曲》的海洋,品读着《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鉴赏》等优秀书籍。同时,学院改革“两课”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主题演讲、社会实践,于课程中育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达学院以课外活动为载体,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性。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朱子家训》、《论语》、《大学》、《大医精诚》等著作,撰写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报告会、每月推荐书目、开展导读、书评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社团,围绕“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君子之聚理当温文而雅,饮水思源常忆养育之恩”等主题开展专题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以社会、家庭为桥梁,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渠道的多元性。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优秀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来校参加“科学?人生——聆听智者的声音”系列学术报告会、“岁月留声——学人访谈”等活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通过 “走出去”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建立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南京博物院、江苏科学宫、南京民俗博物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均留下同学们探访的足迹;通过给家长写信、实施家长观察员等活动,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
  要想使学生有全面的发展,还要注重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人。康达学院围绕学生培养,制定了“四个一工程”,即“一副好口才,一笔好字画,一手好文章,一身好气质 ”,组织开展一系列高品质、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沟通、善于合作的品质。辛勤努力换来丰硕成果。十年来,康达学子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优胜奖、“21世纪澳门之星杯”全国英语大赛东部赛区总决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文艺展演一等奖等多项省级以上奖励,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2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要想使学生有全面的发展,思想教育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从04年11月起,康达学院的部分同学会定期来到学院附近的社区,为社区居民义务量血压,并向前来咨询的居民分发关于当季社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册。服务期间,同学们始终以最热情的态度对待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居民。来量血压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其中大部分又患有高血压,所以,同学们对他们格外的关心,提醒他们吃药,坚持锻炼,注意饮食。老人们都表示很感谢,并希望这群可爱的学生今后能经常到社区来,有些老人甚至一直留在活动室与同学们聊天。一位经常参与该活动的同学表示,这类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周围社区居民情感的交流,同时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十年也许太短,它还有更多的理念需要创新与改进,还有太多方法与想法等待时间的检阅;对于一个个学生的发展而言,十年其实很长。十年来,一批批青年学子来到康达学院,在这里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这里走入社会、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五届共2263名毕业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他们中的共产党党员达30%以上。
  站在新的历史征程的起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继续总结凝炼办学特色,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创新学院体制机制,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以医为主、医管结合、高水平有特色的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