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去年遗体捐献登记首破500例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04-01浏览次数:101

越来越多市民接受捐献观念,新政推动作用明显

去年遗体捐献登记首破500例


    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昨天,江苏省暨南京市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2016年公祭活动在西天寺志友纪念林举行,志友家属、部分志友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据悉,因我市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南京市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扩大了遗体、器官捐献执行人范围等原因,2015年我市遗体、器官的捐献及登记数量均创了历史新高。


    找到老爸杨明泽的名字,杨厚琛和他的弟弟、妹妹一起将鲜花放在石碑前连鞠三个躬。“2000年,老爸身体还很硬朗的时候就跟我们子女一起商量,故后实现遗体捐献,一开始我们都不是很赞成,但最终没有拗过老爸,帮他完成登记签字。”杨厚琛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思想特别开明,他觉得捐献遗体可让自己身故后还能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而母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非常赞同父亲的主张,也在当年成为志友。受父母影响,杨厚琛及夫人、妹妹没多久也进行了遗体捐献登记。这样,一个大家庭里,5个人成为志友。


    “父亲2003年8月去世,天气特别热,我们没有通知任何亲戚,进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后就请来相关人员将遗体带走了,如果按传统习俗操办丧事不知道要让多少人跟着操劳。”杨厚琛说,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有时和老朋友聊天,还不时动员他们也参与到这样的志愿行动中,“与其一把火烧了,不如捐出去做点贡献。”


    公祭活动现场,如杨厚琛一样,一家子几口人皆是志友的不少。南京红十字会“志友”副总干事赵玉坤介绍,南师大已故老教授尹心田的家族中有20多个成员都是志友。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染”,单位同事互相影响成为志友的也不少。据悉,南京理工大学教职工中,已有55人完成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南京市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的施行,对这项工作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赵玉坤告诉记者,条例施行当月就有50多位老人完成登记手续,其中不乏此前一直想捐但受子女反对的老人,“此前规定中,老人登记遗体捐献时须征得子女同意。新条例将执行人的范围大大扩充,如果子女不同意,可由老人所在单位、社区、养老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帮忙签字。很多老人大受鼓舞,觉得这是真正帮其实现了‘我的身体我作主’的心愿。”赵玉坤说,受政策推动、思想开放等因素影响,2015年,我市遗体、器官及角膜捐献均创了历史新高。其中,遗体捐献登记首次突破500例,达到504例,而此前每年约在300例左右;实现器官捐献39例,眼角膜捐献93片。


    昨天,2000多位“志友”、已捐“志友”家属和市民等来到西天寺 “志友纪念林”,向已捐献遗体、器官、组织的1400多位“志友”敬献花篮和鲜花,追思逝者无私的奉献。  本报记者  吴彬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