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我的抗疫日记 |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南京加油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8-04浏览次数:364

我是时珺,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这是我来江宁封控区支援核酸采集工作的第10天。

2021年7月26日,那天我休息,凌晨05:30接到主任电话,通知06:40医院紧急集合。我立刻起床喊醒了睡得正香的儿子,告诉他我要去上班,中午不回来,有时间给他叫外卖,没时间他自己吃泡面。儿子迷迷糊糊地问:“那晚上呢?”“我在网上预定了菜,晚上回来给你做好吃的!”……然而,我那晚没有回家给他做晚饭,第二天我在禄口接到电话:“你的菜怎么还在小区门口货架上......?”

我的抗疫日记 |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南京加油

时珺与同事们采样结束回集合点(右一为时珺主任)

来到这这么多天,很多同事和朋友都问我的体会,那最深刻的是“不容易”。不仅仅是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在酷热的夏天上楼下楼、穿行村庄,挨家挨户地上门采样的医务人员,还有马路边认真测体温、核对人员信息的门岗,社区里从理不清头绪到干啥都井井有条、忙得没日没夜的志愿者,他们有的已经70多岁,有的刚刚高中毕业。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而为。

那些自觉居家隔离,配合着一轮又一轮采样的居民们也让我感动。常常听到“你们真是吃辛苦咾!”“我搬个板凳你们坐着歇会儿吧!”“要不要喝口水啊,哎哟你们这样子都不能喝水啊,太不容易了!”这些朴实的话语,可以缓解疲劳和暑气!

我的抗疫日记 |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南京加油

时珺与志愿者合影(右二为时珺主任)

我家先生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工作,这次疫情也使得他回国的日子一推再推。之前我常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现在是我俩互相问:“你什么时候回家?”哈哈哈,真的是共同话题!

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一如既往地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已经70多岁了,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我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没事的,你照顾好自己就行。”

我喜欢一句话:“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我相信我们会赢,因为我们有战胜困难的力量,这力量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


图文来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时珺 于露露

文字统筹:蔡正清

审核:龙斌

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卫生健康栏目《健康新7点》

原文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992459358185538080/?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4&timestamp=1628061126&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80415120501015018908642022FDA&share_token=6c27a082-a525-42fc-a9fb-4ab6b3b667dc&group_id=6992459358185538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