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鲁明教授团队揭示调控帕金森病星形胶质细胞炎性表型转化的分子开关

发布者:校网新闻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8-09浏览次数:10

近日,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鲁明教授课题组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题为《星形胶质细胞FGF7/FGFR2自分泌信号介导神经炎症促进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Astrocyte FGF7/FGFR2 autocrine signaling mediat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MPTP-induced de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s)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FGF7是加速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油门”,而β-Arrestin2是抑制神经炎症的“刹车”。FGF7/FGFR2自分泌途径与DRD2/β-Arrestin2偏爱型信号两者失衡导致炎症效应放大和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正反馈。团队成功利用新化合物β-Arrestin2偏爱型激动剂UNC9995修复“刹车”功能,阻断“油门”失控,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开辟新路。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两种不同表型,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保护表型转换或抑制其向神经毒性表型转换是开发神经系统疾病修饰治疗策略的潜力方向。帕金森病进程中存在大量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通过介导及放大神经炎症反应加速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炎性表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大,存在多种不同亚型,调控其表型转换的关键分子尚未发现。研究人员通过β-Arrestin2 KO小鼠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FGF7表达显著升高。进一步应用β-Arrestin2 KO小鼠和多种星形胶质细胞条件敲除小鼠证实DRD2/β-Arrestin2偏爱型信号与FGF7/FGFR2自分泌途径两者失衡是导致帕金森病星形胶质细胞炎性表型转换和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的关键因素。此外,团队应用一种全新结构β-Arrestin2偏爱型激动剂UNC9995成功激活DRD2/β-Arrestin2偏爱型信号,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为帕金森病抗炎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本研究阐明了FGF7/FGFR2自分泌途径与DRD2/β-Arrestin2偏爱型信号双向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炎性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为帕金森病抗炎治疗提供了全新靶标组合。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鲁明教授、胡刚教授和曹磊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科技部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5.07.012


(撰稿/鲁明课题组;审核/陈峰 王觉进)